Monday, April 27, 2015

《缅甸之旅》

270415 zheng jia chen

去年年底和好友去了一趟缅甸,一路上除了看到众多的庙宇之外,还带回来了一些政治与文化上的收获。
缅甸于2005年从仰光迁都至内比都,主要民族为缅族,人口约6千万,主要宗教为上座部佛教,国家体制为共和立宪制,国父为昂山将军,民主领军人物为昂山素季。过去在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后,由于一系列打击人权与民主的举动,而招致来自美国、欧盟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制裁。
在2010时,缅甸却迎来了难得的政治改革,缅甸政府释放部分政治犯、前军人政府丹瑞退位、吴登盛成为现任总统、开放面子书、Twitter、BBC及Youtube等通讯管道和承认全国民主联盟(NLD)等一系列举措。
缅甸是一个需要签证的国家,根据网上的资料,申请时需要交上各种机票、行程等各种资料,可是在申请的过程中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,两天内就得到批准。
在前往缅甸前几个月,联络了当地的组织。起初打算在一个美国人设立的图书馆内帮忙,结果对方暂时不需要人手而介绍给了其他相关的组织。之后,原以为是到当地某间小学教英文,之后再和当地的一个类似Pre-U的学校交流,结果该小学临时有事,因此只能和那个Pre-U交流。此学校是由美国的几位教授到此设立,目的在于提升当地中学生的素质,之后将他们送去美国读书。
在交流之中,发现他们几乎都毕业自当地的国际学校,之后就转入这个教育计划,准备前往美国升学。他们算是缅甸国民当中青年一代的菁英,也是未来的栋梁,而且来自不同的民族,可是很遗憾的是,部分人打算在美国求学之后就直接在美国扎根。让我想起了2008年以前的大马,在政治海啸之前,年轻人之间的普遍论述是希望以后有机会出国,然后就不再回来,因为对当权政府已经失望,可是又看不到改革的契机。
缅甸有趣的是,2010年改革过后,以前看似明朗、经济起飞、民主光辉的未来就在前方,可是在和当地人交流当中,却没有明显的迹象。多数都赞成改革开放,但对前景有所保留。在某间旅舍里就遇见了一位美国归来的缅甸华人,他说目前军政府下台不代表他们完全放权,反而是他们加大敛财的手段,因为目前国家大部分的资产其实仍掌握在他们手上,开放后,流入的投资大增,代表他们的收入也同时大增。
提起来固然有道理,但是他们对网络、新闻、外国记者等的宽松管制,却像是自掌嘴巴的武器,因为根据“阿拉伯之春”的经验可得知,自由的通讯网能够扩大资讯透明度,加强民众监督政府的能力。与此同时,除了几个大城市,其实缅甸大部分的民主还是处于贫困阶级,目前网络与SIM卡的也越来越便宜,手机流通率是9%,多数集中在大城市,相信醒觉的土壤将从城市开始萌芽。
另外一个说法即是,他们军政府提早下台其实是在担心经济不断衰退下的各种反抗,也是在担心政敌在他们溃退时的围剿,因此提早下台。我觉得这理论其实可以很好结合上一个论述,因为提早下台不但能避免内部的恶斗,也能通过之后加强的经济实力来巩固自己的底蕴。
同时,猜测缅甸前军政府应该也自觉还有王牌,因为只有75%的国会议员赞成,才能修宪,而75%的国会议员通过选举产生,25%直接由前军政府的成员担任。因此他们能够否决任何要修改不公平宪法的权利。这也将是昂山素季和她的全民盟(NLD)2015年大选期间主要抗争的课题之一。
愿缅甸有天能够守得云开见明日。
*背景图为在缅甸仰光的独立广场旁的占领运动,当我们交流时,他们已占领两百多天,如果还在的话,现在应该一年多了。

写于2015年4月27日

2019年5月17日补充:结果昂山素季胜选后的表现令人十分失望。